Start main content
Back

Apr 29, 2021

Media Coverage: Dr Stephanie Ma shared in an interview on Topick

Dr Stephanie Ma shared her experience and the journey of study in an interview on Topick's column and supplement

 

(in Chinese only)

【非常醫生】港大副教授自小好奇每事問不怕失敗 馬桂宜博士開實驗室尋癌幹細胞弱點

SMa

社會大眾聞癌色變,香港大學生物醫學科學院副教授馬桂宜博士則每天與癌細胞打交道,抽絲剝繭要找出惡性腫瘤的根源。近年也投放時間在社區教育工作上,希望中小學生也能培養對科研的熱誠及興趣。

馬桂宜(Stephanie)經常每星期7天也在實驗室,自言做科研每日都不可停下來。「因太喜歡自己的工作,或有時候想快些知道實驗的結果,也並不覺得自己在返工。」

她笑言不論是教學、科研,也帶給她很大滿足感。「能影響到學生喜歡及對科研產生興趣,或有一天自己做的工作能幫助到人,會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也是自己的推動力。」

認清自己發展方向

Stephanie對科研並不早慧,要到大學才認清自己的發展方向。「家人多從商及金融業,沒有科研醫學方面的背景,小時候從沒接觸科學,也不太清晰自己的路向,只知道自己不喜歡讀文商科。」

但她自小滿有好奇心,經常問問題,如天空為甚麼是藍色、魚兒為甚麼一定要在水裏?「上一輩的人會覺得萬事萬物就是如此,不會解釋背後的科學原理,而成長的年代資訊未如今天發達,雖會找參考書看,但未必可以自行尋找到答案。」她笑言到中學階段,仍會在圖書館看百科全書找資料,這一代學生上網便可找到海量的知識,可能連百科全書是甚麼也不知道。

Stephanie其後到加拿大唸中學,大學選修生物,到有機會在實驗室工作,才慢慢培養自己對科研及癌症研究的興趣。「大學二、三年級時做暑期工,到了一個癌症機構的研究中心做了兩個月義務實習生,才逐漸了解科研是甚麼一回事。癌症與都市人或多或少也有關連,身邊總有人會被影響,當時也有親人不幸患上癌症,會想知道將來可以有甚麼新藥物治療。」

找癌症幹細胞弱點

她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完成碩士課程,期間都沉浸在實驗室中,03年回港後在香港大學修畢博士學位,7年前開創了自己的實驗室SMA LAB。「對所做的工作愈來愈有興趣,愈有興趣便愈想做好,也投入更多時間,是一種良性循環。」

Stephanie現時的實驗室有約20人的團隊,當中有碩士生、博士生、研究員等,目標都是做癌症研究,並以肝癌為主。「亞洲人患肝癌普遍,當嘗試了解癌症復發的原因,發現癌症幹細胞可以不斷迅速地製造癌細胞,甚至衍生出抵抗化療及電療的能力。若在療程中無法完全消滅癌症幹細胞,牠便會潛伏體內,令癌症復發,而了解這些癌症幹細胞的特徵及弱點,找出能精確識別它們的方法,正是現時的研究方向。」

科研路徑發展廣泛

她稱,十多年前回港時,大多數人希望從事的職業都是金融、醫生、律師、沒有人會說想做科研,家人不明白自己為何要讀博士、為何每周會工作六、七天,最初更誤以為她要當抽血員,但卻會給予選擇職志的自由。

她不諱言大眾應抱持開放思維,多了解現今讀科學並不單是教書,或只能在研究室工作,科創公司需要不同方面的人才,擁有科學知識,可繼續進深律師、MBA等不同專業,其事業的發展路徑更廣。

馬博士去年獲頒裘槎前瞻科研大獎,她稱,香港在科研方面投放的資源、可供申請的基金,相較十多年前增加不少,除了政府有不同類別的資助,不少非政府機構頒發的獎金及基金,亦幫助到初創實驗室。「很多時除了基本科研外,這些基金亦會助科創企業拓展市場業務。」她的實驗室因從事有關癌症的科研工作,往往較多人關注,也慶幸能有足夠資源維持運作。

走出自己的舒適圈

作為科學家,她認為一定要有好奇心及求知慾,同時要懂得調節心態。「科研就是嘗試、失敗、調整,再嘗試。」她常對學生說總有挫敗的時候,學懂接受失敗,同時要知道每次失敗當中也會有得着、會學到一些東西。「可以失敗,但不可以被打敗,有時事事太順利,反而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能力可以去到哪裏。」

要Stephanie分享她的人生座右銘,她立即說:「Great things do not come from comfort zones,科研不可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圈,要不斷挑戰自己,才能取得好的結果。我會提醒自己要把握每個機會,做到最好,令自己不會後悔。同時要保持樂觀,不要擔心一些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盡力、無悔,便可以了。」

成為科學表演者

Stephanie現時除了任教生物醫學本科,也會教導一、二年級的醫科學生,近年更積極參與社區教育活動,期望帶出科學充滿趣味,非遙不可及的信息,推動更多人接觸科學。她曾走進中小學為「裘槎科學周」進行科學表演,與小朋友面對面,事前更就成為一個科學表演者作特別訓練。而內容多是介紹自己的研究、物理理論等。她稱,小朋友反應很好,更有家長完場後表達謝意。她認為,整個過程要是能開啟到一兩位小朋友對科研的興趣,已覺得成功。

她強調,家長及老師可多些培養小朋友對STEM的興趣。「小朋友都好奇每事問,當他們有興趣,可盡量以科學角度解答。大一點的孩子,不妨多參與講座及活動,並鼓勵他們發問及嘗試。」

她笑言,其實日常也會接觸到很多科技,但因看似慣常,便覺得理所當然,家長可與孩子分享以前沒有手機、沒有facetime的情況。「從沒有到有,就是科技的進步,需要有人投入研發才會出現。」

她的實驗室今年也有參與「裘槎科學周」活動,由兩位博士生拍攝了《生物學家的一天》及《誰偷走了我的零食?》兩段影片,帶領6歲以上的小朋友走進生物學家的實驗室,了解科學家們如何培植癌細胞,更可一睹癌細胞在顯微鏡下的真面目;也有利用零食失蹤現場蒐集到的證物,找出DNA,與嫌疑犯的樣本逐一比對,找出誰是零食小偷,以輕鬆有趣的角度了解DNA圖譜。

Stephanie續稱,今個暑假也會有延伸活動,正籌備一星期的暑期課程,讓中學生了解生物醫學,以及分享行業出路,希望能有更多途徑讓學生接觸科研。

記者:李越樺